發布時間:2022-02-15 09:35
“能否在三環路綠道設立戶外驛站,方便環衛工人歇腳喝水?!?021年的夏天,一位網友通過成都市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提出了建議??此破掌胀ㄍǖ囊粭l建議,卻開啟了一項暖心行動——“三環路戶外勞動者‘暖心’項目”。僅僅在2個月后,成都三環路內外側多了16處戶外勞動者驛站,“渴了能喝水,熱了能納涼,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傷了能急救”。截至目前,戶外勞動者驛站已累計服務兩百余人。
在成都,像這樣通過成都市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事例并不在少數。近日,由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在全省政府系統中征集評選的2021年“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為民服務辦實事優秀案例”征集評選結果揭曉。
該評選從全省范圍內參評的全年辦理事項中遴選出30個優秀案例,成都市的3個代表性案例——《成都市結合疫情實際放寬限行政策》《成都市設立一批戶外勞動者驛站助力解三難》《成都市高新區送封控區孕婦緊急就醫,服務有速度有溫度》成功入選。據悉,成都也是此次征集遴選活動入選優秀案例最多的城市。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核心在辦實事,及時解決群眾訴求。這一點,在疫情防控期間顯得尤為關鍵。比如,成都高新區石羊街道居民通過成都市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反映疫情封控區內一名孕婦無法正常就醫產檢的問題。收到來信后,高新區、街道、社區迅速轉派工單并落實,承辦單位經評估后立即派員聯系衛生服務中心調派救護車將孕婦緊急送醫。與此同時,針對封控區內居民的就醫需求,社區立即舉一反三,通過優化就醫流程,構建起了“物業—社區—街道”三級聯動就醫保障通道。從分級診療到建立轉運時間表,實施多方聯動,一條就醫護送服務的閉環逐漸清晰,確保了各類患者病有所醫,有序就醫,服務有速度更有溫度。
再比如,市民對疫情防控期間取消尾號限行的建議很多。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本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緊密關切市民來電來信意見建議,綜合研判成都市疫情防控形勢,實時跟蹤成都市道路交通出行、公共交通出行等交通要素變化情況,結合道路交通管理實際,在疫情防控期間群眾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意愿下降的情況下,經報成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同意,放寬限行政策,為疫情防控期間市民出行精準施策。
數據顯示,2021年成都市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共收到來電來信593.7萬余件。其中,來電561.7萬余件,來信32萬余件,滿意率和訴求解決率均在90%以上。
記者 李霞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