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02 09:50
□本報評論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告誡全黨“黨面臨的‘趕考’遠沒結束”“要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向人民、向歷史交出新時代滿意的答卷”。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市黨員干部更要涵養“趕考”心態,堅守法紀“戒心”,克己奉公、慎獨慎微,把好傳統帶進新征程,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近年來,全市通過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等,廣大機關黨員干部作風積極向好發展。但是,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一些機關黨員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江湖”習氣、“散漫”習氣、“貪奢”習氣,這與習近平總書記對機關干部“走在前、作表率”的總的要求存在差距,與省委、市委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還有差距,與達州發展的新階段還不適應。在追趕跨越、躍升進位的關鍵時期,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用黨史中寶貴的廉政資源涵養浩然正氣,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
堅守法紀“戒心”,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一些單位,個別干部對組織上給予的權力缺失戒懼,習慣用“江湖習氣”處理問題,對待同志講“江湖交情”,對待下屬講“江湖派頭”,信奉厚黑學,凡事講究“潛規則”,搞小幫派、立小山頭、拉小團體,嚴重污化了原本“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其根源就在于理想信念的缺失、黨性修養的缺位。要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夯實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的思想根基,要給靈魂裝上“凈化器”,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堅持做人不越界、辦事不妄為、用權不違規;要給思想涂上“防腐劑”,時刻秉持一顆公心,事事出于公心,公道用人、公正處事;要給言行戴上“金箍”,堅持依法用權,自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要防止和克服精神上的“軟骨病”,常懷敬畏之心,自覺做到不為私心所擾、不為人情所困、不為利益所惑,真正做到自重自醒自省、慎獨慎微慎初。
堅守法紀“戒心”,要樹立抓必到位、做必成事的自律品質和責任意識。市第五次黨代會作出的“157”總體部署,為達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繪就了美好藍圖,市委五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關鍵在于如何抓落實。面對新的發展機遇,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當好“關鍵少數”,發揮“頭雁”效應,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一旦瞄準目標,就要立即付諸行動,抓工作要講速度、求時效;全市機關黨員干部要有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永不言敗、百折不撓的剛毅性格,對看準了、決定了、達成共識的事,就要不等不靠馬上辦,決不能拖拖拉拉,坐失良機。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對于黨員干部來說,無論何時,都要涵養“趕考”心態,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在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時,以百姓之心為心,省視自己、砥礪心性,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能在各種大考中取得好成績。
來源:達州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