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25 09:33
街區道路破損狹窄、建筑外墻墻皮脫落、“牛皮癬”滿天飛、“蜘蛛網”盤根錯節、沿街店招亂懸亂掛……曾經的通川區三委片區,街區環境就像是得了“皮膚病”,附近居民怨聲載道。今年3月,通川區對該片區實施系統整治。一個多月過去,改造情況如何?日前,記者到三委片區作了探訪。
微風拂過,文化巷里剛剛被黑化加寬的柏油路散發出淡淡瀝青味;朝鳳北路上,昔日雜亂無章的“蜘蛛網”被整齊劃一的新管網代替,亮出蔚藍天際線;檬子埡街沿街店鋪換上了統一的“金字招牌”,居民樓里的老舊電水表也卸下生銹外殼煥然一新。
據通川區城治辦主任吳偉介紹,三委片區由檬子埡街、朝鳳北路、文化巷“街路巷”組團而成,涉及居民樓院79棟,商家421戶。由于涉及商戶較多,整改初期,店招樣式和規范性問題成為整治中一道難題。
改造前,社區工作人員深入樓院、商家,通過召開座談會、院壩會等方式,充分了解征求群眾意見,商討店招店牌規范統一樣式。
“店招顏色要用暖色調,店鋪才有親和力”“新店招要做到統一且不失個性”……隨著一條條意見被收集起來,整改行動很快得以全面鋪開。按照“一清、二洗、三換、四提升”的整治思路,區城治辦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對沿線商家違建破損、陳舊無損、不規范不協調的三類店招分別進行拆除、清洗、統一色調和風格提升。
此后,區城治辦又會同經信部門組織管線產權單位規整空中管線,對“蜘蛛網”進行梳理、綁扎;聯合城管部門全面規范管理空調外機、防盜窗、遮陽棚等設施;對“牛皮癬”小廣告及沿街門店“大花臉”進行清理,對污損墻面、表箱、燈桿等進行全面清洗、更換。如今,三委片區舊貌換新顏,一眼過去干凈、整齊、美觀、有序。
三分治理,七分管理。如何維護好鞏固好整改成果,通川區按照“多方聯合管理”的思路,由區城治辦牽頭,聯合城管、市場監管、街道辦事處等,統籌做好綜合協調工作,齊抓共管,全面規范整治亂點亂象。
今年以來,該區按照“試點先行、街道辦委先行、創建鄉鎮齊發、北部鄉鎮全面鋪開”的總體要求,全域推進城鎮老、舊、危、亂、暗等現象的專項整治。截至目前,全區共整治一店多招、破損招牌1972個。
據了解,下一步,通川區將繼續集中力量開展違規廣告整治,堅持點面結合、破立并舉規范戶外廣告秩序,著力解決違規設置廣告“頑疾”,刷亮城市“天際線”,為城市開啟“濾鏡”功能,全力維護高顏值、高素質的市容環境,為達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通川力量。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丁暢 見習記者 陳鑫園 通訊員 付茂金 攝影報道
來源:達州日報網